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团队»

刘志萍个人简介

【字体:

刘志萍 硕士,研究员.jpg

 

  刘志萍


  研究员/硕士


  邮箱:lllzp2004@126.com


  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内蒙古自治区大麦学科和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大麦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十五”以来,主持或参加完成农业部“948”重大项目、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家星火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成果转化、自然科学基金、农牧业科技转移转化资金,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2015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2017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2016年,带领的“啤酒大麦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人才团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团队。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育成大麦新品种10个,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品种标准6项;集成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多项,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10项。授权专利1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著作3部,成果登记9项。

 

研究领域

大麦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抗逆遗传机理、栽培生理、栽培技术集成等


教育背景

1988.9—1992.7,内蒙古民族大学,作物,本科

2002.9—2005.7,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工作经历

1992.7-1995.12,内蒙古农科院生物技术室,从事小麦、燕麦、向日葵等作物组织培养工作

1996.1-1999.12,内蒙古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事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

2000.1-至今,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事大麦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学术任职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科研项目

1.主持早熟、耐盐碱大麦新品系“08PJ—36”复种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示范,2014。

2.主持大麦籽粒对NaCl胁迫的活性氧清除机制研究(2014MS0369),2014-2016。

3.主持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研究(201502047),2015-2016。

4.主持啤酒大麦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人才团队及滚动支持,2016-2017,2019-2020。

5.主持以优质为核心的抗旱大麦品种选育与关键生产技术集成示范,2017。

6.主持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CARS—05),2018-2022。

7.主持啤酒、饲料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关键生产技术集成示范(201802077),2018。

8.主持啤饲兼用型大麦新品种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产业化应用(CGZH2018163),2018-2020。

9.主持草原英才个人及滚动支持-刘志萍,2020。

10.主持优质、丰产饲草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应用(2020GG0059),2020-2023。

11.主持大麦新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2TG08-1),2022-2024。

 

表彰与奖励

1.2019年刘志萍本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2.“乌兰察布市大麦复种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2019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完成人。

3.“啤饲兼用型大麦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4.“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与生产技术集成、推广”2013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完成人。

5.“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四号引种选育及推广”2008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

6.“内蒙古啤饲兼用型大麦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及推广”2022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第1完成人。

7.“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3号大面积推广”2005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第22完成人。

8.“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蒙啤麦3号、蒙啤麦4号”配套栽培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2020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二等奖,第2完成人。

9.“优质、高产啤用大麦新品种蒙啤麦1号及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推广”2013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壹等奖,第2完成人。

10.“大兴安岭沿麓啤酒大麦引种及栽培技术推广”2008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壹等奖,第6完成人。

11.“麦后复种增产增效技术大面积推广”2007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壹等奖,第28完成人。

12.“小麦花培育种”1998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第4完成人。


代表性成果

1.小麦营养品质研究动态,《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年增刊,第1作者。

2.大麦雄性不育研究动态,《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年第5期,第1作者。

3.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4个大麦新品种,《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年第4期,第1作者。

4.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年第6期,第1作者。

5.大麦新品种“蒙啤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大麦与谷类科学》,2012年第2期,第1作者。

6.内蒙古河套灌区大麦新品系“08pj-36”肥料与密度效应研究,《大麦与谷类科学》,2013年第4期,第1作者。

7.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年第4期,第1作者。

8.NaCl胁迫对大麦籽粒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6期,第1作者。

9.利用SPAD-502叶绿素计筛选大麦高光效新种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1作者。

10.耐盐和非耐盐大麦幼苗叶片抗氧化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对NaCl胁迫的反应差异,《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年第3期,第2作者。

11.啤饲兼用型大麦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应用,《中国科技成果》,2019年第3期,第1作者。

12.不同施氮水平对大麦光合性能及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华北农学报》,2020年第3期,第2作者。

13.肥料与密度互作对蒙啤麦5号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20年第2期,第1作者。

14.大麦复种燕麦饲草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第6期,第1作者。

15.不同氮素水平下大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HvGS1)表达及其与籽粒氮素积累的关系,《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第1期,第2作者。

16.不同密度下大麦灌浆期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分析,《华北农学报》,2022年第2期,第1作者。

17.《内蒙古特色作物》,2010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编委。 

18.《内蒙古现代种植业产业技术路线图》,2016年12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编委。

19.《中国北方寒旱区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录》,2021年6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



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版权所有蒙ICP备11004172号-1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2号 邮编:010031 电话:0471-5901108

电子邮件:sfcnmnky@sina.com 传真:0471-5950720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