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成果» 奖项»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质、高产、抗病食用向日葵系列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

【字体: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产区,年种植面积在60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向日葵总面积的40%(其中80%左右是食用向日葵),独具区域优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技术滞后、有突破性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选育难、产业化应用程度低等问题,以提高向日葵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和适应性为育种目标,通过优质、抗病、抗逆向日葵种质资源创制,选育出优势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通过良种产业化,提高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选育出优势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科阳”系列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采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科阳”系列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与国外引进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相比,产量、抗性、品质和商品性优于国外品种,亩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籽仁率均在50%以上,子实粗蛋白含量均在16%以上,耐菌核病、抗黄萎病、叶斑病和锈病,育种取得了新的突破,育成的5个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囊括了不同生育期、不同粒型、粒色,嗑食品质优良、可适应不同区域种植,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食用向日葵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由国外引进品种垄断的不良局面。

  2.开展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性分子机理研究:本项目率先采用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向日葵响应黄萎病的应答机制做了深入研究,搭建了向日葵响应黄萎病侵染的RNA-seq测序数据平台,筛选出一系列抗黄萎病相关基因;采用cDNA-AFLP技术进行逆境胁迫向日葵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胁迫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开展了向日葵抗逆相关基因ACC氧化酶基因HaACO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以上技术是对传统育种的有效辅助,确立了我区在向日葵分子育种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3.系统、全面地开展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研究:国内率先系统、全面地开展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配合力、产量、品质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为食用向日葵优良杂交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4.研究推广"科阳"系列食用向日葵间、套、复种高效栽培新模式和轻简化实用技术:立足河套灌区资源优势,在小麦套种"科阳"系列食用向日葵高效栽培的基础上,创新了燕麦复种育苗移栽向日葵,大麦复种育苗移栽向日葵和豌豆间作向日葵高效栽培,探索结构调整新路径,高效栽培新模式,旨在提高土壤和光热资源利用率。同时还推广了“科阳”系列“杂交向日葵地膜覆盖大小行栽培”和“向日葵增施钾肥促增产”两项轻简化实用技术。

  5.加强新品种的产业化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立足市场需求,加强新品种的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科阳1号”、“科阳3号”的经营权转让给安徽华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阳5号”的经营权转让给大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推广的新品种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实行优质优价。2014~2016年累计推广面积达375.5万亩,农民新增总产值达81765.32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产业的效益。

2017.png

image.png image.png



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版权所有蒙ICP备11004172号-1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2号 邮编:010031 电话:0471-5901108

电子邮件:sfcnmnky@sina.com 传真:0471-5950720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